您好,欢迎登录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新闻列表>通知公告
新闻列表 News List
AIGC多元共治倡议发布
2023-11-09

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多元共治的倡议



       8月19号下午,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“智能法律科技--促进机器人与法的良性互动”专题论坛上,由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人工智能法专委会牵头,二十八家企业和组织共同发布了《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多元共治的倡议》。




随着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内容生成能力上的进步,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更加便利,信息内容的形态更加丰富。人工智能大模型及相关衍生应用对于文本、图像、语音、视频和代码等信息内容的生成与传播,涉及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,既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,也在全社会引发了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相关的一系列争议、困惑和忧虑。

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健康发展,关注、理解和降低生成式AI带来的伦理、法律和社会风险,我们联合与AIGC相关的多家机构和企业,共同发起“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多元共治的倡议”。 


倡议具体内容如下:


1、多元共治 

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共享共治,需要多方参与、相互信任,需要长期的伙伴关系、持续的多元共治。我们倡议AIGC相关的组织、机构和个人,共同促成合作、协调和沟通的机制,共同寻求发展与合规之间理性、动态和妥帖的平衡,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,普惠互利,减少新技术的社会负面影响。

我们倡议与AIGC 相关的产业界、学术界、全球利益相关者及其他个人和机构组织,共同探索和促进对于 AIGC的科技创新、共治自治、投资交易、成果转化和开源共享等多样化的合作。 

    我们倡议通过多元共治方式,持续推动文明、负责任、可信赖AIGC的生产、传播和使用,以及AIGC相关准则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。  


2、伦理文明

“仁者,无忧”。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共享共治,涉及人类生命的品质、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文化的传承。我们倡议秉承中华文明传统中蕴含的天人合一、厚德载物等生命智慧和文化思想,彰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科技理性,不断探寻提升生命质量,消减风险和忧虑的多元共治标准和依据。 


3、知识产权

AIGC生产和传播的多个环节涉及多方知识产权主体。我们倡议与AIGC 相关的组织、机构和个人关注知识产权问题,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,共同探寻新技术新业态的新交易模式,促成各方合作和互惠,寻求更充分的信息使用和共享、更高的知识产权运用效率,为权利主体、使用方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更普惠的服务。


4、数据质量

我们倡议 与AIGC 相关的组织、机构和个人关注数据质量和数据潜力。我们希望在AIGC相关领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要素的利用效率和价值,让数据资源释放更大的潜力;我们还希望各方关注用于训练的数据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客观性和多样性,关注数据泄漏和合规风险。因此,我们倡议多元共治和多方合作,鼓励更广泛更多元的社会机构和群体参与AIGC相关的研究、测试和培训,寻求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和公平合规。 


5、自我监督

由于AIGC技术自身的特性,在内容交互方式、内容分发方式、内容生产质量、内容生成效果等环节,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内部审核和自我监督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。我们倡议与AIGC 相关的组织和机构在发展AIGC的过程中,关注内部审核产品,探寻内部伦理合规审核机制,关注通用性伦理风险、网络安全风险、数据风险和算法风险。


6、社会教育

我们倡议与AIGC 相关的组织、机构和个人,多方合作,共同“通达民情,化育人心”,共同将AIGC的科学技术普及、伦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纳入AIGC相关教育和培训,共同关注受AIGC 影响的弱势群体,力求在AIGC的持续发展中,既“见其智”,又“见其道”。








倡议发起单位:

(28家单位,按名称首字笔划排序)


AIGC开放社区

广州九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上海语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中国电子商会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应用合规指南》团体标准起草筹备组

中国知网

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人工智能法专委会

无锡中铠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

未来地图(深圳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(北大法宝)

北京开源创新委员会

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

北京余庆唐律师事务所

北京维诗律师事务所

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

北京幂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北京威科亚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
北京果蝠科技有限公司

北京慧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(法大慧云)

百可录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

百度集团

四川妥妥递科技有限公司

四川谛听天平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

宏海智法(上海)科技软件有限责任公司

京东科技集团 

杭州数字极光有限公司

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 

律大大网络(深圳)有限公司 

真相网络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



联系方式|法律声明

© 2007 China Law Associat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

© 2007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612号